说起孙玉国,绕不开珍宝岛那场硬仗。1969年,身为边防站站长的他带着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入侵者对峙,用血肉之躯守住了祖国的疆土。那时的他,胸前挂着一等功奖章,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聚光灯下,是全国瞩目的战斗英雄。谁能想到,十几年后,这位曾经的军区副司令员会拿起扳手,在工厂的油污里消磨岁月。
那场让他从云端跌落的“错误”,至今仍能在档案里找到模糊的记录。特殊年代的旋涡里,他被卷入过不该参与的纷争,尽管很快认清方向抽身,但历史的账册上终究留下了一笔。1982年军队整顿,组织上考虑他的过往功绩,原本安排他到地方机关担任领导职务,级别待遇都按团级干部落实。可他看完任命文件,却找组织谈了三次——“我犯过错误,不配坐办公室。给我个能实打实干活的地方就行。”
最后他去了沈阳一家汽车修配厂。第一天上班,穿着褪色的旧军装,站在满是机油味的车间里,老工人们都愣住了。有人认出他是当年报纸上的英雄,悄悄议论“这官当的,怎么落到这步田地”。他听见了,只是蹲下身捡起地上的螺丝刀,对着一辆报废卡车的发动机琢磨起来。
那时的修配厂条件简陋,冬天没有暖气,他手上的冻疮裂开了又结疤,却从没喊过一声累。有年轻工人不懂事,问他“从副司令到修理工,心里就不憋屈?”他擦着满是油污的手,指着车间墙上“劳动最光荣”的标语说:“穿军装是保卫国家,拿扳手是服务群众,哪样不是正经事?”
展开剩余45%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他心里藏着对部队的愧疚。当年离开军区时,他把所有的军功章都锁进了抽屉,再也没拿出来过。在修配厂的十五年里,他带出了二十多个技术过硬的徒弟,厂里的进口设备出了故障,别人束手无策时,总能看到他趴在机器底下研究的身影。有次为了抢修一辆救灾车,他三天三夜没合眼,直到发动机重新轰鸣,才靠在工具箱上睡着了,脸上还沾着黑油。
后来有人想把他调到清闲的岗位,他摆摆手拒绝了。“在这里,每颗螺丝拧到位,我心里才踏实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神里的坚定,和当年在珍宝岛举起冲锋枪时一模一样。
从英雄到修理工,身份变了,可骨子里的那股劲没改。他用扳手代替了钢枪,在另一个战场上续写着对这片土地的忠诚。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,喜欢的点赞收藏。
发布于:云南省趣操盘配资,线下炒股配资网站,配资公司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