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五古《古风其八(咸阳二三月)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三载(744)春,时李白初被“赐金放还”,尚未离开长安。
古风其八(咸阳二三月)(李白)
咸阳二三月,宫柳黄金枝。绿帻谁家子?卖珠轻薄儿。
日暮醉酒归,白马骄且驰。意气人所仰,游冶方及时。
子云不晓事,晚献长杨辞。赋达身已老,草玄鬓若丝。
投阁良可叹,但为此辈嗤。
【注释】绿帻:绿色头巾。卖珠:汉董偃幼时,与母以卖珠为事。随母出入武帝姑馆陶公主家,为馆陶公主所近幸,贵宠无比。《汉书-东方朔传》:“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,堂邑侯陈午尚之。午死,主寡居,年五十余矣,近幸董偃。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,偃年十三,随母出入主家。左右言其姣好,主召见,曰:'吾为母养之。’因留第中,教书计、相马、御射,颇读传记。至年十八而冠,出则执辔,入则侍内,为人温柔爱人。以主故,诸公接之,名称城中,号曰董君。……后数日,上临山林,主自执宰敝膝,道入登阶就坐。坐未定,曰:'愿谒主人翁。’主乃下殿,去簪珥,徒跣顿首谢曰:'妾无状,负陛下,身当伏诛。陛下不致之法,顿首死罪。’有诏谢。主簪履起,之东箱自引董君。董君绿帻傅鞲随主前,伏殿下。……于是董君贵宠,天下莫不闻。”颜师古注:“绿帻,贱人之服也。”
游冶:出游寻乐。《孟珠》(魏晋):“阳春二三月,草与水同色。道逢游冶郎,恨不早相识。”
子云不晓事:《答临淄侯笺》(东汉-杨修):“修家子云,老不晓事,强著一书,悔其少作。”
子云:扬雄,字子云。长杨辞:指扬雄《长杨赋》。草玄:指扬雄草《太玄》。投阁:指扬雄“投阁”。【《汉书-杨雄传》:“扬雄字子云,蜀郡成都人也。……(孝成帝)召雄待诏承明之庭。……雄从至射熊馆还,上《长杨赋》。……哀帝时,丁、傅、董贤用事,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。时,雄方草《太玄》,有以自守,泊如也。或嘲雄以玄尚白,而雄解之,号曰《解嘲》。……王莽时,刘歆、甄丰皆为上公,莽既以符命自立,即位之后,欲绝其原以神前事。而丰子寻、歆子棻复献之。莽诛丰父子,投棻四裔,辞所连及,便收不请。时,雄校书天禄阁上,治狱使者来,欲收雄,雄恐不能自免,乃从阁上自投下,几死。莽闻之曰:'雄素不与事,何故在此?’间请问其故,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,雄不知情。有诏勿问。然京师为之语曰:'惟寂寞,自投阁;爰清静,作符命。’”】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前八句写“董偃”(出身卑微凭美貌得宠者)。二三月的长安城,宫柳已长出金黄的嫩枝。戴着绿头巾的是谁家少年?原来是卖珠家的轻薄儿。(董偃母“以卖珠为事”。)傍晚他醉酒而归,骑着白马,骄傲地飞驰。他意气豪迈路人仰视,他出游寻欢正当其时。(非特指。其基本特征:一、非靠才学得宠;二、骄;三、及时游冶。)接着四句写“扬雄”。扬雄不明白官场事理,晚年还献劝谏皇上的《长杨赋》。赋献皇上时身已老,起草《太玄》时已两鬓如丝。(或以子云自指。李白在翰林或也献过赋。)末二句抒情。扬雄最终“投阁”非常可叹,只因他为那些不学无才的轻薄儿所嗤笑。(李白叹的是:“赐金放还”被“此辈嗤”。)
【参考文献】梁德林《李白《古风》其八创作旨意辨》《广西师院学报》1988(01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趣操盘配资,线下炒股配资网站,配资公司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